联系人:陈先生
手机:19958086067
qq:1923760836
来源:淘金网官方 发布时间:2025-04-01 03:40:57
失去妻子和儿子两位亲人、独自抚养幼小的孙子,面对如此厄运和变故,他却笔耕不辍,播撒爱心。有人说他是傻子:甘当人梯,甘为别人做嫁衣;有人说他是老黄牛:默默无闻,任劳任怨他就是“中国好人”、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、驻马店市老记者协会泌阳分会秘书长王有震。
为了让一些素不相识的少年儿童能够读书,为了使一位位特困生不辍学,几十年来,王有震一直在不求回报地奔波劳碌,相继让当地不少或因病、或因灾、或因家庭变故等特殊原因而致贫且又面临失学的孩子,重返校园,帮他们战胜困难,迎接新生。
“王有震老师见不得、听不得谁家有困难。听说谁家有难处,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前往了解情况。”泌阳县居民吕绍军说,王有震不是捐款捐物,就是组织社会募捐,为当事人排忧解难。
2006年春,马谷田镇陈增芳的女儿患上白血病,王有震捐款1000元,并及时联系民政部门为其一家4口人办了低保,并在媒体上报道了此事,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陈增芳的女儿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15万多元的捐款。王有震又联系河南省人民医院专家,送她到该院接受专业的治疗,直至其康复出院复学。
2010年,泌阳县象河乡九年级男孩吴起昂,因病致贫,面临辍学,幸有班主任的帮助,让他顺利读完初中,并考上了县重点高中。王有震听说后,一篇题为《考上高中没钱上 泌阳男孩需帮忙》刊发在《河南日报》。他还将此信息通过网站、QQ、博客传播,网友们很快捐款数千元。泌阳一高、象河乡政府、县民政局都对其给予相应资助。
在王有震的笔下,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正面典型,一个个身边的平民英雄被挖掘出来。
在山区农村,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异常辛苦。王有震一年四季风里来、雨里去,坚持走村串户收集新闻线多年来,足迹踏遍全县的角角落落。在他的笔下先后有张喜凤、吴强、徐云玲、张旭、吕绍军、吕超、彭万军、韩成章、王士杰、平恩东、张海燕等11名新闻人物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2008年6月,王有震得到消息说,城关粮油个体户张喜凤收养了3个弃婴,事迹感人。他随即前往泌阳县,深入采访泌阳喜凤米行的张喜凤,众多感人事迹也一件件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。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,张喜凤和丈夫拉着5吨精米和2000多个咸鸭蛋,连夜驰援灾区。由于他的连续宣传报道,张喜凤当年就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马谷田镇南岗村农民吴强身残志坚,2002年自筹资金开办福利工艺品有限公司,招募的员工多是残疾人。他还为贫困学生、当地敬老院捐款捐物,为复修被洪水冲垮的五里河大桥捐资5000元,并安排车辆拉石料、运钢筋、送水泥。大桥修复,方便了两岸百姓。经宣传报道,2009年吴强被评为“中国好人”。
2013年7月16日上午,探亲在家的广东省某边防总队海警战士张旭遇到有人落水,成功救出溺水者,自己却英勇献身。7月22日,王有震与河南日报记者一起报道,张旭获评“中国好人”,并获评“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”“河南省见义勇为青年英雄”“河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”,获批为烈士,被公安部追记一等功。
王有震40多年如一日笔耕不辍,相继在《人民日报》、新华社、《光明日报》《农民日报》《河南日报》《驻马店日报》《天中晚报》等中央、省、市级主流媒体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4900多篇。
王有震命运多舛,却始终不忘播撒爱心。他的老伴过早患病去世,30出头的儿子也病故了,他独自养育嗷嗷待哺的小孙子。白天接送孙子上学,到了晚上,把孩子哄睡之后,则又开始伏案工作,直到深夜。虽然他很累、很忙,他又在出租屋里成立了“良缘婚姻服务中心”,为求婚者牵线搭桥。不少人通过服务中心这样的平台,进入婚姻殿堂。
王有震自己节衣缩食,克勤克俭,对需要帮助的人却毫不吝啬。2006年,他为患白血病女孩捐资千元,2013年为初中生患尿毒症的奶奶送去500元钱
王有震多次被评为泌阳县优秀新闻工作者,2009年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,并被评选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、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、驻马店市文明市民标兵、“泌阳好人”等称号。
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驻马店网”的全部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驻马店网”。任何组织、平台和个人,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,否则,一经发现,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。
2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驻马店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别的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其他个人、媒体、网站、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有关规定法律责任,否则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3.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30多年来,张喜凤在汶川地震、武汉疫情、郑州水灾等危难关头积极捐赠救援物资,并资助贫困大学生、结对帮扶困难群众,彰显了一名员的责任和担当,先后被评为“中国好人”“河南省三八红旗手”。
“今天,好人张喜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泌阳人民抗击疫情,诠释了一名党员的使命和初心。”泌阳县红十字会负责人在捐赠仪式上说,“汶川大地震、青海玉树地震、武汉疫情、郑州水灾等,张喜凤都是一整车一整车地捐赠...
据悉,32年来,张喜凤和丈夫王和平一直把慈善公益、扶弱助困当作“事业”,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、武汉疫情,张喜凤都是整车整车捐献大米和物品。
资助孟凌竹读书这只是张喜凤关注特困生备忘录的其中之一。马谷田镇敬老院入住了近百位五保老人,张喜凤每年都挤出时间来探望五保老人,嘘寒问暖,夏送清凉,冬送温暖。马谷田镇黄庄村有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,张喜凤早...
马谷田镇黄庄村有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,张喜凤早就与他们结上了“穷亲戚”,多次送大米、面粉、香油和慰问金等。
1月31日晚上20时48分点张喜凤夫妇二人返回,泌阳县花园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反应迅速,及时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,同时组织公安、卫生等有关部门人员在泌阳县高邑站迎接张喜凤夫妇,一方面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,一方...
2008年,汶川大地震,张喜凤和丈夫连夜开车到湖北拉了2万枚真空包装的咸鸭蛋,又去邻县米厂购买5吨上等大米,通过河南省红十字会捐给灾区。
扫一扫,咨询报价
扫一扫下单购买